前言
✨本博客讲解 蓝桥杯C/C++ 备赛所涉及算法知识,此博客为第三讲:二分【例题】
二分【习题】详见博客:蓝桥杯第三讲–二分【习题】
本篇博客所包含习题有:
👊数的范围
👊数的三次方根
博客内容以题代讲,通过讲解题目的做法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算法内容,需要注意:学习算法不能光过脑,更要实践,请读者务必自己敲写一遍本博客相关代码!!!
二分
关于二分的模板,详细见博客:二分算法模板
二分的解题步骤如下:
- 找一个区间 [L, R],使得答案一定在该区间中
- 找一个判断条件,使得该判断条件具有二段性,并且答案一定是该二段性的分界点
- 分析终点 M 在该判断条件下是否成立,如果成立,考虑答案在哪个区间;如果不成立,考虑答案在哪个区间;
- 【本点只对整数二分有关,浮点数的二分只需前三点】如果更新方式写的是 R = Mid,则不用做任何处理;如果更新方式写的是 L = Mid,则需要在计算 Mid 时加上1
数的范围
题目要求
题目描述:
给定一个按照升序排列的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,以及 q 个查询。
对于每个查询,返回一个元素 k 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(位置从 0 开始计数)。
如果数组中不存在该元素,则返回 -1 -1
。
输入格式:
第一行包含整数 n 和 q,表示数组长度和询问个数。
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(均在 1∼10000 范围内),表示完整数组。
接下来 q 行,每行包含一个整数 k,表示一个询问元素。
输出格式:
共 q 行,每行包含两个整数,表示所求元素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。
如果数组中不存在该元素,则返回 -1 -1
。
数据范围:
1 ≤ n ≤ 100000
1 ≤ q ≤ 10000
1 ≤ k ≤ 10000
输入样例:
6 3
1 2 2 3 3 4
3
4
5
输出样例:
3 4
5 5
-1 -1
思路分析
模板题,不做解释,强调一点,当输入数据的范围 大于 1e5
的时候,建议使用 scanf printf
,不要使用 cin cout
,因为蓝桥杯是 OI 赛制,不要因为这种错误扣分。
代码
#include <cstdio> #include <algorithm> #include <cstring> using namespace std; const int N = 100010; int q[N]; int n, m; int main() { scanf("%d%d", &n, &m);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 ++ ) scanf("%d", &q[i]); while (m -- ) { int k; scanf("%d", &k); int l = 0, r = n - 1; while (l < r) //先找左端点,左端点是第一个等于k的点 { int mid = l + r >> 1; if (q[mid] < k) l = mid + 1; else r = mid; } if (q[l] != k) puts("-1 -1"); else { printf("%d ", l); // 接下来找右端点 r = n - 1; while (l < r) { int mid = l + r + 1 >> 1; if (q[mid] > k) r = mid - 1; else l = mid; } printf("%d\n", r); } } return 0; }
数的三次方根
题目要求
题目描述:
给定一个浮点数 n,求它的三次方根。
输入格式:
共一行,包含一个浮点数 n。
输出格式:
共一行,包含一个浮点数,表示问题的解。
注意,结果保留 6 位小数。
数据范围:
−10000 ≤ n ≤ 10000
输入样例:
1000.00
输出样例:
10.000000
思路分析
模板题,不做解释,强调一点,本题要求保留 6 位小数,所以我们在二分的时候设置精度设置为 1e-8
,即往后取2位精度,这个小细节很重要。
代码
#include <cstdio> #include <algorithm> #include <algorithm> using namespace std; int main() { double n; scanf("%lf", &n); double l = -10000, r = 10000; while (r - l > 1e-8) //保留6位小数,精度往后取2位 { double mid = (l + r) / 2; if (mid * mid * mid >= n) r = mid; else l = mid; } printf("%lf", l); return 0; }